关于绝对音准的一些思考
绝对音准一词在国内流行起来大概是和名侦探柯南的某部剧场版有关。剧中柯南作为神一般的人物,虽然唱歌五音不全,但却拥有“神秘”的“绝对音准”能力。
绝对音准,又称“绝对音高”,英文absolute pitch,或perfect pitch,在国外的文献研究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所谓绝对音准,就是一个人能不需要依靠参照音,直接说出某个音的音名是什么。普遍认为这样的能力只能在12岁以前获得。但是我以为这里的“绝对”其实也没那么绝对。首先,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听到的钢琴音就是低半音的,那他长大后能听得出的C4就是我们现在公认标准里的C#4。这样能算永远“绝对音准”么?我以为是有的,只是是不符合当下定义的绝对音准。要知道两百多年前,欧洲不同地区的音高标准是完全不同的,Beethoven交响曲里的C和Berlioz所表达的C可能就完全不在一个音高上。后来的国际标准也有过变换,先是以法国标准定为435Hz=A4,后来又以美国标准440Hz=A4,当下的标准也是此标准,这是后话。
因此我以为更准确的“绝对音准”定义,应该是一个人拥有不需参照物直接确定某一范围频率的音高的能力。在这个定义里,能说出音名或者唱出某音名的音高,我以为已经是加强版的绝对音准了。根据这个定义:“绝对音准”其实是一个人对某一物体按照某一小范围振动频率发出的声音的记忆。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频率范围的大小,次要取决于物体种类的多寡(比如有些人只能听出钢琴的绝对音准,听不出吉他的,更听不出非乐器的)。按这个定义来看,就可以对“绝对音准”和“相对音准”这种看起来有明显界限的定义做出解释了:正常人都有记忆音高的能力,只是记忆范围的大小有差别。此外有的人从小就得到训练,能把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音高和音名对应上,于是便被认为有“绝对音准”了。
概念解释通了,这种“绝对音准”能力其实就不再那么神秘了,也不见得如某些文章所说的“万里挑一”。目前流通的“绝对音准”概念,和“音高”一样,都是人造的,并不自然。既然是人造的,那么要界定范围就完全有无数种说法。
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幼儿比成人拥有更强的听辨声音的能力。曾有实验测试日本成人和日本幼儿对”Lock”和”Rock”进行区分,发现成人已经几乎无法区别,而幼儿却有完美的区分能力。原因在于日本的婴儿从小就听到周围的大人发出介于”L”和”R”的音。事实上在日语里并没有英语里的”L”和”R”声,只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音。要注意的是,即使都是日本人,发出的同一个Phoneme音也是有细微差别的,不过差别很小,因此婴儿逐渐把那个介于”L”和”R”之间的音认为是一个音,并和后来学习的日本文字对应。这样长时间后,也就建立了这样的记忆联系,逐渐失去了辨别之外的音,因此当”Lock”和”Rock”音在日本成人耳边播放时,他们无法分辨。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对音准”大概也是这么一个“东西”:典型就是小时候学习钢琴(而且钢琴经常调音,音准符合国际标准),能很好地区分不同频率范围的音,和音名对应(CDEFGAB),并记忆,之后就成为一种自然的能力,被认为拥有绝对音准。
不过在这里,语音和音乐的音又有些不同。前者涉及到的口腔运动更加丰富:舌头位置、开口大小、鼻腔阻通,等等。这些不同部位的组合发声构成了某种语言的发音体系,在不同语言中不尽相同,在同种语言的人群中也有细微差异,但在同种语言里我们规定出一些最小的发音单位phoneme,抽象出来加上名字(比如英语里的p, b, d等),认为它们是同一种“音位”。(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学习语言时,音标只能作为参考,事实上的发音需要通过真人发音和音标参考相结合去模仿学习)而音乐的音高,尤其是乐器发出的音,势必与这些无关。因此在鉴别性上来说,乐器发出的音可能会更难记忆些?(不确定)
即使没学过上海话,许多成年人也知道上海话里/hɛ/(海)和/hø/(汉)的不同。事实上即使没怎么学过音乐,成年人也能轻易地听出A2和E7不同(一个非常低一个非常高)。那么为什么所谓绝对音准在成人这里更加难呢?简单阐述如下:
人为的规定有莫大关系。目前的十二平均律里(其实古代的律制也类似),把A3, A4, A5认为是“一个音”。其实三个音的频率按照当下标准分别是220Hz、440Hz、880Hz,但因为“听起来极其和谐”,我们认为都是A音。事实上在物理中,频率差整数倍的振动,能形成稳定的“合成波”,这大概是这种规定的理论依据。因此十二平均律里,我们有C, #C, D, #D, E, F, #F, G, #G, A, #A, B这12个音,一般来说绝对音准也只要求听出这12个音。但实际上每个C都对应了C1, C2, C3, C4, C5, C6……等一群音,在钢琴上从C1到C8,在其他乐器范围要小些,而在乐器以外的物体发出的音则可能完全不在这上面。这就是记忆的一个难点:即使我们记住了某个音,其实记住的可能只是C3,那么还有C1、C5等音要你记,更何况音色是“一样”的,只是音高不同,不像语音那样有“丰富”的变化……
能分别音不同是一回事,能说出这个音的音高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是不同音在脑海里的记忆,而后者则涉及到了这种记忆能否对应到另一个记忆——音名。比如一个人听到某个音后,脑海里立刻和自己小时候记住的某个歌曲里的一连串音联系起来,并确定这是那段旋律里的某个音符。这时候它的记忆,把这个音高和那段旋律对应起来了。而社会定义的“绝对音准“则一般要求把对音高的记忆和音名的记忆联系起来。
拿我个人来说,我并没有这种规定后的“绝对音准”,但其实由于从小就听音乐(和《猫和老鼠》有莫大的关系,小时候曾经把Tom弹Listz的Hungarian Rhapsody No.2那集放了几十遍),我记住了不少旋律的组合,也顺带记住了个别音高。因此在这里,我似乎也拥有一些某种程度上的“绝对音准”能力,但是我的这个区分是和那些旋律片段组合记忆的,可能有人能完全做到可以孤立地给出这个音高,这就是另一种记忆了(而非更高级的记忆,只是记忆的方式不同罢了)。由于普遍认为成人在听辨能力的某种程度上的退化,绝对音准也被认为是无法在成年后训练获得了。但其实我们是可以听出钢琴不同音高的差别的,因此我更加倾向于这只是一个训练时间和方法的问题。
那么如何训练这种社会性的“绝对音准”能力呢?我给出的答案是Spaced Repitition,就是根据著名的记忆曲线而给出的记忆方法。先把C4到B4范围内的12个音,导入Anki制作flashcard,之后开始用上述方法训练。注意用reversed card,可以得到1)听到音给出音名;2)看到音名唱出音;的两种训练,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但是这里的记忆要比背单词等的频率大得多,并且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我并没有精力去探索,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尝试。
总之,绝对音准只是一种社会规定下的一种能力,并不神奇,也不神秘。我个人认为通过合理训练和足够的时间,成人应该也是可以获得这种能力的。不需要羡慕。相对而言,若对音乐感到喜爱,不满足于做一个简单的聆听者,花时间去深入学习,不人云亦云,给出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会更加有意义。